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
在一定的意义上,孩子都是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,在这个阶段内,生命的生长本身就不断带来对人生的新的发现,看世界的新的角度,使他们迷乱和兴奋,也使他们困惑和思考。哲学原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之探究,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恰是发生这种探究的最佳机会。
然而,在多数人身上,随着在大人们心目中,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太玄虚,太无用,功课、考试、将来的好职业才是正经事。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氛围中,孩子们的哲学兴趣不但得不到鼓励,而且往往过早地遭到了扼杀。
哲学到底有用还是无用,要回答这个问题,关键是如何看待所谓用。如果你只认为应试、谋职、赚钱是有用,那么,哲学的确没有什么用。可是,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,那么,哲学恰恰是最有用的。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者,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,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广阔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的人。一个人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,却做成了大事业,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呢。
所以,如果你真正爱孩子,关心他们的前途,就应该把你自己的眼光放得远一点。不要挫伤孩子自发的哲学兴趣,而要保护和鼓励,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。事实上,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标准答案,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,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。
在这方面,我们亟需有水平的启蒙读物。好的启蒙书其实不但适合于孩子阅读,也适合于家长和孩子、老师和学生一同阅读。在相当程度上,大人也需要受启蒙,否则就当不好家长和老师。难道不是吗?